最近國人因擔憂漲價而搶購衛生紙的風潮,在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,屏除人為炒作的可能因素,最主要根源,還是來自於國際紙漿價格的上漲,在企業想要合理反應成本下,所帶動的價格上揚。

 

 

2018-5-28 下午 07-29-00

 

 

一般而言,溫和的物價上漲,對經濟的成長是有幫助,畢竟產品的價格變貴了,單純從數字的角度來看,企業的營收自然就會跟著上揚,而GDP計算的基準也就因此走高;此外,分析物價上漲原因,基本上是來自於兩股力量,一是成本的推動,二是需求的推動。

 

 

整體而言,當成本上漲、需求也跟著上漲時,正可表示當前的經濟成長,是來真的,反之,當物價上漲的原因,只是因為成本的上漲,終端的需求卻是下降時,眼前的漲價,伴隨而來的就將會是經濟的停滯。

 

 

舉例來說,全球上一波產品(產出)價格(下圖表的紅色曲線)的高峰,是落在2010年時,當時台灣的衛生紙價格不僅出現過一波漲價潮,國內景氣對策信號也亮出來代表熱絡的紅燈,然而追蹤代表全球需求的積壓訂單(下圖表的藍色曲線),卻是逆勢第一路地下降至50枯榮線以下,一方面說明當時全球經濟正陷入到停滯、甚至衰退的疑慮,一方面也反應當時股市的行情,即將有修正的風險。

 

 

 

 

2018-5-28 下午 07-29-21

 

 

 

 

以台股為例,雖然2010年因經濟基本面的轉佳,而出現一波從7,032上漲到9,220的走勢,但在全球需求下降的大環境下,伴隨而來的,就是從9,220快速下跌到6,609的修正壓力,直到2012年9月美國聯準會祭出第三輪的寬鬆貨幣政策QE,並史無前例地宣布沒有截止日,才讓台股在沒有「基本面」的支持上,走出一波「資金行情」,並一路上漲至10,014點。

 

 

2018-5-28 下午 07-29-32

 

 

 

然而缺乏基本面的支持,讓台股後續一度修正到7,203,但時序進入到2016年以後,全球經濟開始強勁復甦的內容,也激勵台股走出這一波史上最長的萬點行情,至於全球經濟強勁成長的最佳證明,就是產出價格持續上漲(下圖表紅色曲線),積壓訂單也持續走揚(下圖表藍色曲線);至於所謂的積壓訂單,可以想作是「需求」與「供給」的關係,當數值在50以下時,顯示當時市場的「需求」小於「供給」,而當數值在50以上時,則代表「需求」大於「供給」。

 

 

換言之,從追蹤下圖表的數據來看,2016年以來,在藍色曲線開始上升並持續維持至50以上之後,企業跟不上全球需求的結構問題,也讓這一波全球景氣的增長,不僅是來真的,更完全擺脫2010年時的修正風險。

 

 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8年3/1

  

【日報預覽圖】

 2018-5-28 下午 07-30-16

 

 

@我要【試閱】或【訂購】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