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續前一篇的分析師文章,一般而言,CEO與股權結構的關係,可分為三個等級,分別為:

 

 

2017-1-6 下午 04-42-47

 

 

(一)CEO為專業經理人,背後有少數大股東可以監督

 

 

(二)CEO就是大股東:

 

 

(三)CEO僅是小股東,背後又無少數大股東可以監督。

 

 

 

這是最讓投資人無法放心的一種,CEO不僅是持股很少的小股東(通常不到1%),公司背後更沒有任何具有控制權的大股東,可以有效監督,而在這種股權結構下的企業,不僅CEO沒有任何誘因想要好好經營企業,更容易出現圖利自己、掏空公司資產的惡劣行為,台股中,以目前已經下櫃的DRAM廠力晶(5346)為例,CEO黃崇仁過去幾年的表現,確實就讓許多許小股民傷心與絕望。

 

 

此外,若根據2016年10月董監持股、內部關係人持股與大股東持股的比例來看,目前有朝往此股權結構發展的公司如下;此外,所謂少數大股東的定義,就是公司的股權結構中,有單一大股東的持股達到10%以上。

 

 

 

平心而論,觀察這上下這兩份名單中的個股,確實不乏有近幾年涉嫌掏空資產、或陷入經營爭議,或輿論指難的公司,例如中信金(2891)、銘異(3060)、泰山(1218)、國產(2504)、樂陞科技(3662)、科風(3043)、元大金(2885)等。

 

 

 

2017-1-6 下午 04-43-01

 

 

 

當然,這樣的股權結構關係下,也有特殊的案例,例如金融股的中壽(2823)。

 

 

成立於1963年的中壽,原本為鹿港辜振甫家族旗下的一家壽險公司,2003年因家族分家的關係,併入到以金融事業為主體的中信集團,而中信(辜濂松家族)也透過旗下的凱基證券(持股9.64%)、緯來電視台(持股2.35%)等持股投資的方式直接掌握中壽。

 

 

然而,相較於中信金(2891)主導營運的過程,家族經營色彩仍濃厚(直到2006年爆發插旗兆豐金弊案,辜仲諒才被迫辭職),中壽的營運,反而從2003年開始,就已經逐漸朝向「經營權」與「所有權」分開的專業經理人制度邁進,並延攬原本在南山人壽擔任首席投資主管的王銘陽,與素有債券天后之稱的郭瑜玲,分別擔任董事長與總經理。

 

 

2017-1-6 下午 04-43-15

 

 

拋開家族企業的色彩,導入「經營權」與「所有權」分開的專業經理人制度,讓中壽(2823)近幾年的營運成果,一方面成為國內金融股的典範,另一方面也成為2016年《投資家日報》重點追蹤的金融股,至今不僅波段漲幅已達47%,更為日報訂戶帶來豐沛的收益。

 

 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6年12/1

 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