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巴菲特指標,起源於2001年12月巴菲特在《富士比》雜誌的一篇專文,文中巴菲特指出,可透過:上市公司總市值 / 國民生產總值(GNP)的公式,計算並確認出當前美股是否價格過高?或是價格過低?此外,根據巴菲特的經驗觀察,當此指標大於133%時,顯示美股有股價高估,甚至泡沫的風險,反之,若指標在80%以下,則代表美股已具備逢低布局的條件。

 

 

2015-10-19 上午 11-56-51

 

 

 

追蹤過去20年巴菲特指標的比率變化,合計有3次出現指數上漲到133%以上的時期,分別為(1)1999年到2000年期間,(2)2008年,與(3)2014年到2015年期間。

 

 

若從前2次巴菲特指標上漲到133%之後,便相繼出現美國網路泡沫,與美國雷曼兄弟倒閉等全球性的系統風險,目前美股所呈現的巴菲特指標,確實已達到股災發生前的水準。

 

 

 

2015-10-19 上午 11-57-11

 

 

 

另一個衡量美股已達崩盤條件的數據,就是席勒本益比,又稱周期調整本益比(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,簡稱CAPE)。

 

 

席勒本益比是由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羅勃·席勒(Robert Shiller)所創造出來,用來衡量美股是否處於資產泡沫的指標,其計算的基礎,是採用過去10年美股企業平均的EPS,並考量不同時期通貨膨脹率之後,所得到的本益比數值。

 

 

整體而言,當席勒本益比達到27倍以上之後,美股不僅正式進入到危險區,未來甚至必定有「股災」發生;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顯示,在長達90年的美股歷史中,除了今年5月達到27倍之外,也只出現過3次「席勒本益比」上升到27倍以上的狀況,這3次分別為:

 

 

(一)1929年:

 

 

1929年1月席勒本益比突破27倍,並且持續走高到當年9月的31倍之後,便發生了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。

 

 

(二)1997年~2000年:

 

 

席勒本益比在1997年突破27倍之後,雖然一路走升到2000年時42倍的水準,才出現美國網路泡沫的崩盤與股災,但期間亞洲早已出現金融風暴,並且造成亞洲股市的劇烈波動,以台股為例,當時一路從10,256崩跌到5,422之後,才出現止跌反彈的契機。

 

 

(三)2007年:

 

席勒本益比分別在2007年的1月、2月、5月、6月、7月、10月等6個月中出現突破27倍的走勢之後,美股不僅開始自高點走跌,2008年更爆發雷曼兄弟倒閉所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。

 

 

 

2015-10-19 上午 11-57-24

 

 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:白金版》2015年7/15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